首页 医院动态 健康科普 详细

迎端午,传统习俗不可少

发布时间:2022.06.06 来源部门:雅安市中医医院网站
字号: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蒲节,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的习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划龙舟是屈原故里最大的群众性集会,锣声一响《招魂曲》一唱,随着"我哥回"的声声呼唤,四乡八里的人们便聚集到了西陵峡两岸,用划龙舟这种最古老最隆重的方式纪念屈原。
戴香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佩长命缕:
端午节时厌胜佩饰。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挂艾草与菖蒲: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民间认为艾草还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端午期间挂艾草于门上,相沿成习,遂成端午风俗。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菖蒲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
与端午节的有关的中药
中药——艾叶(温经止血药)
艾叶: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因含有挥发油而具有浓烈的香气。
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
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
用量:3—10g。
化学成分:主要含有挥发油。艾叶油对多种治病细菌及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一般一次服用艾叶20-30g,即可引起中毒。
中药——菖蒲(石菖蒲(开窍药))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性味与归经】 辛、苦,温。归心、胃经。
【功能与主治】 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
用于神昏癫痫,健忘失眠,耳鸣耳聋,脘痞不饥,噤口下痢。
【用法与用量】 3~10g。
化学成分:根茎和叶中均含有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β-细辛醚。
石菖蒲中的挥发油及其他成分具有镇静、抗惊厥及抗真菌作用。
中药——雄黄(攻毒杀虫药)
雄黄,中药名。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主含二硫化二砷(As2S2)。具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之功效。常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
用量:0.05g—0.1g,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熏涂患处。本品有毒。
功能: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
雄黄内服用量很少,且本品有毒,切勿擅自自取剂量用于内服,如若内服需在中医师及中药师的指导下用药!!!

中药——佩兰(化湿药)
佩兰,中药名。为菊科植物佩兰的干燥地上部分。
夏、秋二季分两次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性味与归经】辛、平。归脾、胃、肺经。
功能:有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的作用。
化学成分:佩兰全草含有挥发油,油中含聚伞花素和百里香酚甲醚等。
对白喉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其挥发油能直接抑制流感病毒,有明显的祛痰作用。
中药——白芷(解表药)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夏、秋间叶黄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味与归经】 辛,温。归胃、大肠、肺经。
【功能与主治】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牙痛,带下,疮疡肿痛。
【用法与用量】 3~10g。
化学成分:主要含有挥发油,其水煎剂对多种杆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中药——薄荷(发散风热药)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
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三轮时,选晴天,分次采割,晒干或阴干。
【性味与归经】 辛,凉。归肺、肝经。
【功能与主治】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用法与用量】 3~6g,后下。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成分:主要含有挥发油,薄荷煎剂对多种病毒和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听风入夏,摘青祈福,
美好如期。

供稿:李桃花
来源:网络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